英國電視同步手語翻譯的成效研究與給手語翻譯的建議

目前台灣的手語翻譯都是努力追口語的速度,手一直動,沒有考慮到~到底聾人有無辦法接受這種速度?

英譯摘要:研修委員會 李信賢     2020/1/9

手語翻譯員/常務理事:李信賢

你知道嗎?

選舉到了,公辦的電視政見發表會都會提供手語翻譯,平時也有縣市議會、立法院、行政院、電視節目有提供手語翻譯。

聾人對這些同步翻譯的訊息理解度有多高呢?其實臺灣沒人研究過。

手語翻譯員/理事長:魏如君

在手語翻譯研究領域,Woll(1991)發現英國聾人難以理解電視新聞的手語翻譯,更希望新聞有提供字幕。

Kyle(2007)在英國從1992-2005年期間的研究發現聾人觀眾不喜歡看也難以理解翻譯的手語訊息,更偏好看聾人自己演示的手語節目。

聾人研究者及翻譯員Stratiy(2005)甚至:我痛恨同步翻譯,就聾人而言,同步翻譯的訊息就像高速公路上迎著頭燈的鹿,它知道有東西高速朝著它來,但無法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當我面對同步翻譯中的大量訊息時,我知道有很多訊息,但在我努力要釐清訊息的過程中,我就完全搞混了。

有趣的是,雖然手語翻譯員都強調以自然手語進行翻譯,Marschark等人(2004)發現學生對於課堂是以自然的美國手語(ASL)還是英語式手語(Signed English)來翻譯,聾學生的理解程度並無差異。

Napier等人(2006)甚至發現聾人從字幕得到的訊息比從手語翻譯得到的訊息來得多。

Kyle(2007)的長期研究發現,即使聾人語文能力不高,除了手語以外仍然偏愛有加上字幕的節目。

Bidoli(2009)發現電視的畫面及手語翻譯,使得聾人需分心去處理不同訊息,聾人寧願只看電視畫面而忽略手語翻譯。

Wehrmeyer (2013)的博士論文研究南非的電視新聞手語翻譯,得到結論也是聾人觀眾對手譯理解度不高

其建議如下:

A. 滿足聾人觀眾需求的建議

1. 增大手語翻譯畫面,國際標準是至少畫面1/3甚至到達1/2。

2. 提供字幕。

3. 聾人觀眾應被教導相關背景知識及手語詞彙(透過聾人的電視台)

4. 在非即時性的新聞節目中,建議使用具有優異手語能力及演示技巧傑出的聾翻譯來演示手語新聞(像英國的手語新聞節目),而非使用聽人手譯員。

手語翻譯員/理事:林麗媚

B. 給手譯員的建議 (18點,僅抓一些重點分享)

1. 手語的標準化,由於新聞中經常有許多新詞彙,這些詞彙的手語比法至少手譯員們要一致,否則每個人比法不同,難以理解到底要表達何概念。

2. 隨意加入外國手語詞彙只是讓難以理解的新聞手語更加難以理解。

3. 手語表達要清楚,注意服裝、背景與膚色的對比。

4. 使用語意明確的手語,避免使用不確定的新手語,或需有清楚的定義。

5. 手譯員應適當地使用表情、動作等方式來表達手語言談與句法成分。

6. 放慢手譯速度可減少錯誤的機會。手語的正常流暢度應比訊息的完整度更重要。

7. 建議手譯員不應盡力在將所有東西翻譯出來,更重要的是手語訊息的表達是否連貫且清楚。因為快速比出雜亂無章的訊息基本上是難以理解的。

8. 根據Stone(2009),聾翻譯的常態並不是要完全的翻譯,而是讓聾人觀眾有最佳的理解。過去60多年來翻譯的研究告訴我們,A語言無法完全一致地翻譯到B語言,一定要在語言表達或文化層面做些調整才能達成翻譯的目的。同步翻譯的實務上,也不太可能將所有東西都翻譯,而是運用各種策略進行翻譯以達成訊息的傳達。

Wehrmeyer (2013). A critical investigation of Deaf comprehension of signed TV news interpretation.

手語翻譯員/監事:林琬穎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