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像?台灣手語詞彙的透明度與象似性初探(李信賢)
自1960年代開始以語言學角度分析手語後,雖然研究認為任意性(手語表達方式與其意義並無任何關連)是手語詞彙的主要特性,僅是手形、動作等成分的任意組合。但由於手語詞彙比起口語似乎有較多的象似性(手語表達方式與其意義有高度關連性),也有許多研究特別針對象似性的詞彙進行分析。
以往手語象似性的研究都是採用傳統的語言分析方式,也就是研究人員自己認定,沒有相對客觀的標準。一個手語中,具象似性成分的手語詞彙有多少(到底有多像?)這個問題,卻一直未有人探討。Caselli 等人 (2017) 首次針對這個問題研究,用多位懂/不懂手語的人來做判斷,從判斷數據的分析發現,不管會不會手語,多數詞彙並不被認為具象似性。此外,Sehyr等人 (2019),也針對與象似性相關的透明度(能輕易從手語比法猜出其意義)研究,發現在沒有提示時,只有大約10%的詞彙能從手語比法猜出其語意,顯示手語並不像一般人認為的那麼透明易猜。從腦神經科學角度研究,Emmorey等人 (2020)則發現大腦在處理手語詞彙時,主要是受到詞頻高低的影響(跟口語一樣),但卻不受象似性的影響,因此推測大腦處理手語詞彙時主要是受到手形等元素頻率高低影響。
本研究將採用Caselli 等人 (2017)及Sehyr等人 (2019)的方式,調查台灣手語詞彙的透明度與象似性分佈情形,期待透過這初步研究讓我們能更清楚瞭解台灣手語詞彙「到底有多像」,深入瞭解手語的本質,亦有助於手語的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