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WFD/WASLI大會與會心得

2019 WFD/WASLI大會與會心得

常務理事靳武龍 Will Chin和白妝如 前往世界聾人聯合會代表大會,進行國際交流與海報論文發表,是台灣唯一的論文發表者,成功提升台灣在世界聾人組織的能見度。

 

靳武龍 Will Chin 心得:

首先衷心感謝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經費補助和全力支持,也感謝另一個朋友H. Chen給我寶貴的機會一起合作,讓我有機會開闊視野,跟Deaf professionals交流,學習理論和實務間如何互相影響,並累積自己的經驗。
第十八屆世界大會主題是「人人手語權」,強調人人皆享有語言權利,因為「人人手語權」可以促進聾人社區在社會中的發展。人人手語權提供了一個平台來認識全球聾人社區的多元性,包括兒童,青年,老年,婦女,殘障聾人,聾盲,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跨性別社區,聾人父母的聽子女(CODAs),聾子女的聽人父母,與專業人士以及與聾人社區一起合作。重要的是,我們所有人必須合心合作執行才能有成果,以便實現聾人人權。
本次會議共137個國家參與,2536位與會者內包含536位各國代表,其中最有意義的是本次會議工作人員全部都是聾人,吸收各國聾人精英,從他們生活環境與聽人共處的經驗、以及推廣聾人文化的歷程,與會者都能直接面對面地交流與觀摩的機會。大會議程包含了7場特邀主題演講,6項類別的論文發表及海報論文展示,分別為手語及聾研究、聾教育、國際合作發展、科技、健康以及就業,總共有93個場次的論文發表以及111篇海報論文展示。論文發表內容多元,大多為討論當下關注的聾人議題,讓各國代表互相交流彼此經驗並提出解決之道。
我和H. Chen合寫一篇文章並投稿至第十八屆世界聾人聯合會代表大會(XVIII World Congress of WFD)。我們的文章有幸被會議接受並核可在海報論文區域進行發表。我們發表的「臺灣聾人文化及語言的現況」,是現場唯一代表臺灣的論文,我們的目標是:宣傳臺灣有聾人文化也有手語,不過現階段面臨許多問題,像是實際使用手語的人口數還不確定、聾學校教育、聾文化未來可能面臨的情況…等。不只有我國,連其他一些國家也有類似問題,重要的是提高我國在國際地位的能見度。海報展示期中,我與他國發表人也針對彼此國家的聾族群現況進行討論,他國代表與貴賓對我們的海報所提點的議題也提供了珍貴的回饋,對我們未來想探討的議題有相當的助益。最令人興奮的是認識了日本聾友Keiko Sagara和韓國聾友Kang Suk Byun,他們對手語研究有不少的貢獻,像Keiko Sagara曾於2016年來台收集台灣聾人的手語資料,以進行台灣手語與日本手語的比較研究。Kang Suk Byun是博士班學生,主攻是心理語言學,常出版一些文章。會議期間我們對「日本系統手語更早以前有可能是屬於哪一系統所分化來的」這個主題進行了多次討論,我們一致認為我們以前本來就有正統手語,只是那時候沒人作紀錄,後來被殖民因素影響手語語言變化。我們雖然只是假設(hypothesis),但討論很愉快! 我想如果以後時間允許的話,我們三個人規劃一起作田野研究,蒐集資料找出歷史軌跡。
四天會議期間,每天安排了不同討論議題的子論壇,每一時段各有三場論壇。在每一時段中,我選擇一場子論壇參加,從中學習外國聾人很多知識與經驗。如第二天的議題「Deaf Education」由三位美國聾人高立德大學校長 Dr. Roberta Cordano、Dr. Tawny Holmes和Dr. Khadjiat Rashid一起發表主題「除手語認同外,建立以記號為基礎的全面學習經濟 Beyond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Building a Signing-Based Learning Global Economy」 ,介紹手語如何幫助世界經濟,並提供實際且可行的計畫來解釋國家如何建立手語為主的生態系統,包括科技創新、老師訓練、及與政府相關部門和當地聾啞社群的合作。除了與許多已開發及開發中的國家的緊密合作以外,這個計畫也是由超過二十五年的草擬法律合約、發展合作關係、尋找相關資源、創立學習的經驗而成。我認為台灣可以借鏡美國經驗,將手語應用在教學、出版、電影及戲劇等等,創造手語的經濟價值。
我們趁會議空檔參加了7月22日法國巴黎凱旋門手語文化導覽,除了吸收凱旋門歷史知識外,重點是學習巴黎聾導覽的特色。巴黎聾導覽以法國手語和國際手語導覽解說各個觀光景點,發揮法國儀態禮貌,為求服務品質佳,更控制一團報名人數 (限10人),提高了聾友的推薦意願,創造口碑。因此非常推薦借重他們的專長經驗來作本會聾導覽的借鏡模範。有鑒於各國手語的不同,需要考慮以後開設國際手語班來加強外語能力,以利於和外國聾人接觸時,能溝通增加交流的機會。為而台灣手語是國際手語的基礎,如果不會台灣手語是沒辦法學好國際手語的,所以加強台灣手語熟嫻度是一重要工作。
此次的會議之行,除了對WFD總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外,也從各國的分享交流下,更深入了解各國聾人文化與教育,拓展了自己的國際視野,也提升了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  

 

 

白妝如 心得:

首先感謝台灣手語翻譯協會和外交部給予補助和全力支持,也感謝常務理事靳武龍從眾多人選中挑選我這位菜鳥參加,讓我有機會開闊視野,累積不少經驗。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2017年正式加入手語翻譯協會(以下簡稱WASLI)會員國,2019年首次投稿WASLI大會「致敬過去、珍惜現在、塑造未來」 WASLI 2019 Conference “Honouring the Past, Treasuring the Present and Shaping the Future海報論文,在海選中獲得錄取,以實際行動創下新的里程碑。

在WASLI大會上,我們展示的海報論文題目是:「Develop a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Deaf Interpreters in Taiwan」,發表聾翻譯的定義、聾翻譯帶來的正、負面影響以及聾翻譯在臺培訓的過程及成果。

我和武龍與現場與會者交流,陳訴著開始成立時遭遇的種種困境,以及現在聾翻譯培訓班成功的創舉。

我們分享聾翻譯的工作機會不易爭取。聽取與會者許多建議,他們提到培訓剛完成,不可能第一時間就有工作。但是我們成功的一小步,卻是推動臺灣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也讓我們更用心嘗試不同面向的思考。

除了海報論文展示,大會還準備關鍵議題進行交流,包括「如何培訓手語翻譯員?」、「如何在未開發國家開設手語翻譯協會?」等,紛紛討論中,我們對各國手語翻譯制度更加瞭解,歐洲、北美洲及東北亞等國家,其實他們在翻譯服務、手語組織、教學培訓、考試制度都很完善;相較之下,東南亞或靠近中亞的國家,例如印度、尼泊爾、印尼等,由於這些國家的政府,在教育政策上對翻譯制度的不重視,以及民間對於身心障礙者有偏見與刻板印象,以致手譯員人力短缺。

另外還安排了許多不同論壇,我們和與會者一同上課,為自己充電,也觀摩了不同翻譯的組合,各國手譯員的翻譯,以及聾翻譯和聽翻譯搭配技巧,他們的儀態和默契,值得我們日後培訓聾翻譯的借鏡。

還有2006聯合國大會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縮寫為CRPD),此法在國外實務面,已可證實為影響未來翻譯人員與翻譯工作之間交互關係的重要因素。

我們的期許:

一、落實CRPD精神

強調聯合國身心障礙公約CRPD精神,聾人的事情要由聾人自己決定,不能由聽人代為決定,台灣現今已將CRPD正式入法,可以和政府、其他身障團體互助合作,努力推動CRPD,達到全面落實。

二、增設聾翻譯服務

政府機關發布重大政策訊息、展覽、講座、醫院、警局等任何場合,建議應增設聾翻譯,有效減少翻譯過程的誤解和混淆,以維護聾人權益。並倡導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一點的精神,協助政府、團體或個人將語言使用友善環境推廣於全台,提供更符合聾人需要的手語服務。

三、培訓國際手譯員

有鑒於各國手語的不同,有些場合需要國際手譯員,計劃日後開設國際手語班,除了邀請專業聾人老師授課外,也安排實習課程。但前提要件必須本國手語熟嫻,和熟悉聾文化,以利和外國聾人接觸時,溝通順暢,增加交流的機會。

%d 位部落客按了讚: